摘要:即便是在较为乐观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的缓慢增速,也将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该地区银行可能需要脱手价值2.8万亿美元的资产,以减少风险敞口,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统计,这个数字比仅仅半年前的预测数字又增加了2000亿美元。 ...
一旦油价进入下行通道,那么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的时机也将到来。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在过去20年间不断攀升,目前估计在30%以上。其次,不要夸大消费的低估问题。
但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提供的居住服务仅占GDP的3%左右,还不到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一半。当然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最低水平。虽然发展消费信贷市场以及降低居民储蓄率应该会对消费有所帮助,但投资和GDP的放缓会造成负面影响。整体居住服务(还包括房租和公用事业)占中国GDP的约6%,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印度的水平。当然,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许多国家如美国、韩国和印度等在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投资和快速的资本累积,都经历过消费占GDP比重下降的时期。
虽然产能过剩是中国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中国也存在明显的供给瓶颈,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消费很弱?虽然中国的消费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增长十分迅速,但其一直以来都赶不上中国的投资和整体GDP的增长。第三,稳增长要坚持下去。
而应该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支撑力量。现在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一比一甚至更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限购,限购是一种行政办法,但是它仅短期有效。这么多年来,搞煤炭的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都赚了大钱。
欧洲与中国的关系有三大:第一,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第三,欧洲是中国从世界上引进先进技术的第一大来源地。
其次要坚持惠民生产和民生企业相结合,中国经济稳增长离了房地产不是没有空间,最重要的空间就是民生领域,比如教育、养老等。世界经济受阻,中国必然受牵连。未来一个中长期对于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不断扩张、市场化不断完善、国际化不断扩展。一般来说,当煤电油运趋于紧张的时候说明经济在上升,当煤电油运相对宽松,甚至出现过剩时,说明经济在下跌。
再来看运输,运输的主体是铁路。下降最厉害的是水泥,水泥在去年12月的日产是565万吨,但是今年1月、2月份日产量下降到360万吨,减少40%。第一个原因是出口受阻,因为现在世界经济还处于低迷甚至衰退的状态。现在怎么看中国的经济下跌?我的看法有三点:第一,经济增长适度下跌未必是坏事,长时间追求速度会使问题积累,所以现在经济出现下跌恰恰是我们有更多精力进行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的一个时机。
房地产是重要产业,是支柱产业,但是我这个观点受到批判。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已经连续7个季度增长下跌。
2008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上千万人失业。效益指标截止到今年8月份是-3.1%,而去年的8月是正的23.9%,工业效益比去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去年我国经济有四分之一以上与出口有关,现在出口受阻,经济就不可能不下跌。煤、电、油、运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仅仅分析到这一步,那么原因就是外部需求不振,只有等外部发生好转。所以总的来说,未来我国整个经济增长将会有供给、有需求、有活力、有空间。再一个是钢铁,钢铁现在是全行业亏损。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口受阻,中国的经济必然出现下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效益指标。从根本上讲,不单单是外部需求减少的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结构、增长方式问题。
它有什么病呢?就是房价疯涨。一个房地产行业能拉动许多相关的其他行业,比如水泥。
把握铁路运输量是观察整个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全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物流量成正比。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炭。
所以我认为社会上这笔钱不要投入到房地产中来。但是现在煤炭的行业形势可说是惨烈,惨烈到什么程度呢?一个指标就是库存,过去的四年2008~2011年全国煤炭库存总量一共增加2000万吨,但是今年2季度一个季度就增加3700万吨,增加量超过过去四年煤炭的增加总量。2008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对它的认识是及时、正确的,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这样分析就能够立即发现中国经济正在下跌。
第二,欧洲是中国第一大商品出口地。如果作一个深层次的解析,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们自身。
这其中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有相当多的投资和投机者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涨价。因此,房地产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问题,不是短期就能有效解决的,要解决就必须改革
现在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一比一甚至更高。从根本上讲,不单单是外部需求减少的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结构、增长方式问题。
欧洲与中国的关系有三大:第一,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房地产是重要产业,是支柱产业,但是我这个观点受到批判。把握铁路运输量是观察整个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全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物流量成正比。欧贷危机发生后,去年学术界曾经有一场争论,就是中国到底要不要去挽救。
因为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期,中国的经济已经高度融合到了世界经济中。中国的电还有一个特征,82%是火力发电,所以在研究中国的电的时候一定要研究火力发电。
其次要坚持惠民生产和民生企业相结合,中国经济稳增长离了房地产不是没有空间,最重要的空间就是民生领域,比如教育、养老等。基础设施投资,过去增长非常快,保持在30%甚至是50%的增长幅度,但是今年1季度的时候降到-2.1%。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效益指标。它有什么病呢?就是房价疯涨。